
一、结婚没有领证,婚姻纠纷怎么解决
未领取结婚证的婚姻关系不受法律保护,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婚姻纠纷。但同居期间可能涉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解决方式如下:
财产分割方面,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若双方能协商一致,可自行分割;协商不成的,可向法院起诉,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
子女抚养问题,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双方可先就子女抚养问题进行协商,确定抚养权归属和抚养费的支付方式、金额等。若协商无果,法院会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一般来说,两周岁以下的子女,通常随母方生活;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会综合考虑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因素;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尊重其真实意愿。
解决此类纠纷,建议先尝试协商解决,若无法达成一致,可通过法律途径,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异地能领结婚证吗不是户口所在地
异地能否领结婚证,需视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不能在非双方户口所在地领取结婚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不过,目前部分地区开展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工作。在试点地区,非双方户籍所在地的内地居民可以凭一方居住证和双方户口簿、身份证,在居住证发放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结婚登记。
所以,如果双方所在地属于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地区,且满足相关条件,就可以在异地领取结婚证;若不属于试点地区,则必须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办理。建议在办理结婚登记前,先咨询当地婚姻登记机关,了解具体的政策和要求,避免因准备不充分而耽误登记。
三、没有领结婚证,有孩子财产怎么分割
未领结婚证但育有孩子,财产分割按照以下方式处理。
首先,明确财产性质。双方同居期间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一般按共有财产处理。这里的共有,通常是指按份共有,即根据双方对财产的贡献大小来确定各自份额。若无法确定出资额,则视为等额享有。个人财产归各自所有,比如一方在同居前购买的房产、车辆等,以及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补偿等具有人身属性的财产。
其次,协商分割。双方可就财产分割自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签订财产分割协议。只要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该协议就具有法律效力。
最后,若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法院会综合考虑双方的出资情况、对家庭的贡献等因素进行判决。同时,会照顾抚养孩子一方的利益。对于孩子抚养权归属,也会一并处理,以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成长为原则。